社会共治,消除肝炎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时间:2025-07-24查看数:0

根据《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2023年统计显示,在所有肝硬化患者当中,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硬化占71.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占11.27%,丙肝病毒导致肝硬化占8.1%,脂肪肝导致肝硬化占1.5%,此外胆汁淤积、代谢障碍、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血吸虫病等也会引起肝硬化。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其安全性已获得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我国始终将乙肝病毒防控置于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措施筑牢全民健康防线,其中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关键环节。

按照国家防控要求,所有新生儿需在出生后尽快接种乙肝疫苗,且强调要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后续遵循(0、1、6)的程序完成全程接种。而对于母亲为乙肝感染者的特殊情况,防控措施更为严格:宝宝需在出生12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随后在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剩余2针,以此完成全程免疫。全程免疫结束后,需对宝宝的抗体产生情况进行筛查;若未产生抗体,需继续接种乙肝疫苗;若已产生抗体,也需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免疫效果持续有效。

暨南大学疫苗产业研究院院长梁晓峰指出:“对于成人来说,也要重视乙肝病毒的防护,因为疫苗的保护不是终生有效的,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衰减,如果体内的乙肝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建议重新接种乙肝疫苗,及时获得保护性抗体。可按照常规的乙肝接种程序(0、1、6月)接种3针20μg乙肝疫苗,进行补打乙肝疫苗,全程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或选择接种60μg乙肝疫苗,初次免疫只需要1-2针,1—2个月就可以完成全程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