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为什么要规划“长江主轴”?
谋划武汉的发展必须放眼世界、把握全国大局,把武汉的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中去谋划、去定位。
从湖北来看,武汉要成为全省的主中心,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从长江流域来看,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从中部来看,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从全国来看,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从世界看,武汉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
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想要城市这台巨大的机器运转的好,一个城市的主轴有两层作用。一是城市经济、交通、文化集中的一条脊梁骨、承重梁。二是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交通、文化快速运转。
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是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重要抓手,符合当前发展之需、顺应未来发展之势。
陈一新期望,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武汉长江主轴能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典范。从城市的形态上讲,主轴形成后会吸引产业和人口在此集聚,对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有明显的作用。对于武汉而言,长江本来就是有一种主轴的意味,对长江主轴重新规划优化后,它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在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上会产生明显的带动效应。
一个核心
陈一新强调,谋划“长江主轴”建设,方案拟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高起点规划,分步分段推进。
市长万勇近日召开市城建重大项目工作例会,重点研究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三阳路段道路综合规划等工作,要求通过改造提升,把三阳路打造成为长江主轴的重要节点。三阳路是汉口地区规划9条垂江林荫道之一,周边地区分布有5线6站丰富的轨道资源,有解放公园、长江江滩等景观绿化资源,以及高密度步行需求。
两江优势
水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自然力,它是一个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九省通衢”的名声里,便捷的水运占了偌大成分。在城市记忆里,一个个码头成就了老汉口的繁华。
而如今,长江、汉江仍然是武汉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武汉的人口、建筑、交通、产业整体上是沿长江两岸密集分布的,以长江为主轴,就能够串起武汉城市最核心的功能区块,促进商业、交通、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集成。
三步走
一期重点是一环线内的长江大桥至长江二桥区间,用5年时间完成优化建设;
二期重点是二环线内的鹦鹉洲长江大桥至二七长江大桥区间,再用10年时间完成优化建设;
三期重点为三环线内的白沙洲长江大桥至天兴洲长江大桥区间。
四个要素
——注重功能集成。未来的武汉长江中轴将汇集城市最核心、最优质的高端资源,既拥有现代商圈的商业氛围,又有滨水生态绿城所赋予的绝佳生态环境,形成符合国际共性配置要求的功能体系。
——凸显生态景观。按照打造生态格局的要求,以长江为魂,从形态、结构、功能、交通、风貌、底蕴、夜景等多角度考虑,丰富完善中轴的实际内涵,真正做到精致、精彩、精美,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新地标。
——传承文化精髓。尊重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把传承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以汉正街优化提升为重点,全方位展示武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文明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武汉长江主轴周边交通组织的研究,构建快速便捷、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因地制宜打造若干观光休闲的长江两岸“城市阳台”,实现防洪功能和景观功能双赢。
五个轴
陈一新对“长江主轴”的构想,是建成一条能发挥综合效益的轴线,打造交通轴、发展轴、文化轴、生态轴和景观轴。
交通轴
陈一新设想,规划优化长江主轴,目前可从改善交通入手,沿长江主轴建设两条大道,一条叫“长江左岸大道”,一条叫“长江右岸大道”。
“我们把长江主轴高水平打造出来,把一江两岸的发展成就、城市形象、文化积淀等充分展示出来,那将有多少恢宏场面和动人故事。”
发展轴
香港因维多利亚港而兴,沿线的旺角、九龙是亚洲著名的购物中心,为香港聚集了人气。同时,加上港口上中国客运码头、红磡轮渡码头助力,促进了水上交通运输。
商业区和码头,也是武汉发展的潜力所在。
以长江为轴,长江左岸的国贸大厦、武商广场、江汉路和长江右岸的楚河汉街这四大商业中心连成一线。
文化轴
中轴线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世界上几座著名城市的中轴线,都起到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伦敦泰晤士河轴线、纽约哈德逊河轴线上,都布满了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作品,展现城市的历史面貌与文化气息。
古琴台是武汉古老文化遗址之一,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强琴台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琴台、龟北片区功能,争取让武汉图书馆、博物馆、杂技厅都进入该片区,形成世界顶级的文化聚集区,在月湖——南岸嘴沿线整体做成世界着名的文化区,打造“琴台文化中心升级版”。
未来,“主轴”若以“琴台文化中心升级版”为起点,一轴直达光谷高校群,形成一条垂直于长江的文化主轴。沿线囊括武汉三大名胜(古琴台、黄鹤楼、晴川阁),还将户部巷、首义广场、长春观、宝通寺等标志性文化地标串联。轴线穿越长江后,由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组成的文化群也成了主轴的组成部分。
另一条线呈现南北走向,位于滨水一带的龙王庙、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八七会议旧址、武汉关码头、江汉路、武汉市政府、二七纪念馆等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形成的历史文化带。
这样,一横一纵交汇的两条线,将历史景观、红色文化和人文气息结合,在城市功能上更具有综合性,直观体现大武汉的文化底蕴。
生态轴
武汉在规划“长江主轴”时学习的四个案例中,纽约哈德逊河轴线在生态表现上非常直观。
纵观纽约市地图,哈德逊河缘长码头公园贯穿南北,这一项目还荣获世界顶级景观设计奖项之一ASLA专业奖。同时,这片区域还有纽约植物园、因伍德希尔公园、克罗托纳公园、中央公园等。
若对标纽约哈德逊河,那么武汉要作好山水文章。
武汉湖泊众多,将市内的山和湖泊连成一线,将形成一条生态轴。
从解放公园开始,跨过长江后,沿东南走向,经过沙湖、东湖、磨山风景区、武汉植物园、喻家山、马鞍山。
值得注意的是,东湖绿道的建成,将全面带动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建设,最终将东湖打造成为世界级城中湖典范。武汉东湖绿道二期昨天已经开工建设,将完成60公里的建设目标。
景观轴
巴黎中轴线可以说是城市建设中轴线运用的“教科书”了。
从卢浮宫为起点,以香榭丽舍大街为基线延伸,一路贯穿卡塞尔凯旋门、丢勒里花园、协和广场、戴高乐广场、凯旋门等诸多著名景点,再到现在的德方斯副中心、新凯旋门。
广场、街道、雕塑、园林等元素的应用,使巴黎中轴线成为世界着名的景观线。
武汉,以长江为轴,左右两岸密集遍布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使武汉形成两条沿江景观带。
长江两岸现有汉口江滩、汉阳江滩和武昌汉滩,形成“三区三带”的格局,发挥了城市景观环境绿化生态、群众健身娱乐和亲水休闲活动等三大功能。
长江主轴将强化城市功能与活力、景观与形象、生态与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文化与品牌五大方面的提升。围绕它们,将重点建设长江左岸大道、右岸大道,加密垂江通道,串联慢行网络;建设集中反映“江城”景观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打造“长江都市画廊”;建设垂江绿廊,联通两岸绿网等。
要从“投资省、见效快,不影响老百姓利益”的长江两岸防洪堤和江边部分抓起,交通先行,综合整治,两年出样板,三年初见效,而后逐步向外拓展。要合理有效利用空间,打造若干高品位的城市阳台。要以筹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抓住机遇,加快打造出一条展示大江大湖大武汉独特魅力的城市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