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鹏 陈哲峰 通讯员:陈明 冯翠婷
5月30日,阳江市西端截污井收集到的污水开始被输送到阳江中洲岛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这标志由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承建的阳江截污及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提前达到通水条件。该项目是广东省阳江市整治黑臭水体的民生和民心工程,也是该市规模最大的管网改造工程,覆盖市区五大片区,全面竣工后将有效解决阳江市排水系统雨污混流、错接乱排等问题。
阳江城区截污及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具体包括老城区、城北区、城西区、城东区截污及污水管网改造,麻演片区排渠环境治理与麻演截污及排水管道改造等。管网改造总长度约为120余公里,还有38座一体化泵站、14座智能截污井、1座智能溢流堰等。与之配套的有中州岛和三江岛两座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工程于2018年12月底开工,计划工期两年。
中国一冶城建公司为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按照工程所处的商业网点和居民居住环境、施工难度、气候等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施工方案保证形象进度;提前预定设备尤其是进口设备;在每一单项施工前发布通知和便民卡片,宣传治理污水意义、提醒安全事项;在施工断面落实安全措施,设立防护围栏和夜间爆闪灯;施工结束立即恢复道路畅通。
施工中,他们克服老城区雨污水管道混接普遍,施工空间狭窄,水渠下埋管,村民因征地对工程的抵触,雨季、汛期和台风等困难,采取复杂路段半幅施工,沟槽内抽水换填,顶管施工,边施工边协调,节日期间“三班倒”轮换工作制等措施,想方设法按节点推进。其中,马南河补水、产学路和月亮河截污工程完工后取得了较好效果。
阳江城区截污及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受到阳江市、广东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高度重视。阳江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到管网和两座污水处理厂调研,要求有关部门要为工程加快速度创造条件,要在服务施工现场方面下功夫。今年初,根据国家对城市环保的新要求,阳江城区截污及排水管网改造及两座污水处理厂的竣工时间由2020年12月底,提前至6月底,污水处理厂通水时间为5月30日。
面对工期压缩半年的重大挑战和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一冶集团积极应对,决定坚决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不因疫情而改变工期缩短半年的计划,向阳江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一冶城建公司做出阳江工程早筹划早复工的安排。阳江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在参加湖北鄂州雷山医院建设的同时,远程布置项目部非鄂籍返岗员工一方面做好科学防疫,按要求隔离,另一方面做好复工准备,申报复工。2月15日,在阳江市防控指挥部的支持下,经阳江市城管局、住建局、质安监站等现场检查,该项目在阳江第一个获得复工证。项目部随后安排先期返岗的30余人复工。
2月24日凌晨2时许,项目部班子主要成员到达阳江市,成为疫情期间第一批“返岗阳江”的鄂籍人员。面对严峻困难,项目部对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两手抓,两手硬。成立专门的疫情防控小组,确保防控物资充足,为复工建立安全防护屏障;在鄂籍施工队伍暂时不能来阳江的情况下,积极调配当地资源,迅速组建当地队伍快速进场,并对他们开展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培训,迅速适应项目建设;项目部管理人员一岗多责,前线和后勤同时投入现场,白天现场施工,晚上开展培训,居家人员分担线上任务,通过视频会议,与现场紧密沟通联系,协调现场施工有序进行。复工不久,项目部即克服困难调配各类机械设备30余台,作业人员150余人,将现场作业面恢复至年前的90%。
3月中旬以后,项目部管理人员全部到岗,现场作业人数逐渐达600余人,整个项目全面推进。项目部及时调整施工安排,优化施工措施,科学组织人材机调配;每天按12个小时以上安排作业,在有条件夜间施工的水厂、路段,安排轮班,白天夜间施工不停歇;抢晴天战雨天,开展“大干一百天”劳动竞赛,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赶回来。
阳江城区截污及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后,通过截污井分流雨水污水,污水通过新增的收集管道到达中洲岛、三江岛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两座污水厂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量均为1万吨,可缓解阳江市区目前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满足城区排放的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有效解决黑臭水体治理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还一条纯净的漠阳江给阳江市民。
下一阶段,阳江项目部将再组织再动员各分包方,对管网工程实施最后攻坚,细分节点目标、责任到人;对两座污水处理厂严格设备安装标准,抓紧设备运行调试,完善各项施工方案和预案,确保整个项目6月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