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首例!亚心总医院为7旬老伯“强心脏”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时间:2022-05-04查看数:0

记者 雅琦 通讯员 彭祎

5月3日下午,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院长带领心衰中心吴明祥主任团队在超声科、麻醉科、重症医学、护理团队等多学科的全力配合下,成功为一例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22%(不到正常人心功能的1/3)的重度心衰患者完成CCM+ICD一站式手术,这也是华中地区首台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与埋藏式除颤器(ICD)一站式手术,开创了华中地区CCM与ICD联合治疗的先河。

“本次手术的成功代表着亚心总医院在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突破,也让我们医生面对此类患者能用新的技术创造出新的可能。”苏晞院长激动地表示。

李老伯(化姓)今年72岁,近年来因心衰问题多次住院,运动能力、生活质量都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当他了解到,亚心总医院开展的CCM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便慕名前往求医。入院进行超声检查提示全心扩大(左室明显),左心收缩功能明显减低(不到正常人的心功能的1/3);进一步检查磁共振显示患者左室部分室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与纤维化相关),左室壁中间段至心尖段几乎呈透壁性,前降支供血区域存活心肌约37%,左心收缩功能18%。

由于李老伯病情不符合三腔起搏器治疗心衰指征,并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是,患者的心衰情况越来越严重,左心收缩功能也仅仅18-22%左右,不到正常人心功能的1/3,这意味着,李老伯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李老伯通过亚心总医院救援直升机转至亚心总医院后,亚心总医院苏晞院长团队即刻为其做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后,一致认为具备CCM+ICD联合治疗指征-——全心增大,左心收缩功能22%,符合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指征;心衰反复,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明显,满足CCM植入指征。

然而,由于患者的室间隔心肌纤维化程度较高,同时一站式行CCM+ICD术,电极放置难度较大。因此,亚心总医院苏晞院长团队术前充分讨论,决定在全麻+食道超声下为患者行一站式手术:CCM+ICD一站式联合植入,在ICD进行预防猝死的保障基础上,CCM可以通过在心跳绝对不应期施加电刺激的方式,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下,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在食道超声的指导下精准选择电极植入位置。

CCM联合ICD一站式手术需要在患者右心室内同时植入三根电极,且彼此间距不能小于2cm,才能避免ICD和CCM信号相互干扰。同时考虑到除颤的效果,将ICD放置在左侧,CCM放置在右侧。

精准地放置三根电极对此次手术尤为关键,也是该手术的难点。这一手术操作不仅要求电极参数满足要求,还需要兼顾三根电极放置的位置和间距。苏晞院长凭借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和精湛的导线操控技术,在透视指引下,准确无误地把三根电极植入合适位置,食道超声提示电极位置及间距合适,术中测试电极各项参数良好而且彼此无干扰。耗时两小时,华中地区首例CCM联合ICD一站式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CCM仅工作了15分钟,患者的EF值提升10%,效果喜人,手术圆满成功。苏晞院长立刻与患者家属分享了这一好消息,手术室内外传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是一种先进的心力衰竭治疗装置,通过微创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到患者心室,在心脏搏动的绝对不应期释放电刺激,这种电刺激不会改变患者心律,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的生理状态,加强心脏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主要用于药物或其他器械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或反复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作为针对心衰患者的一种独创器械疗法,心脏收缩力调节(CCM)疗法填补了当前国内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的空白,随着上市后临床应用的推广,CCM适应证仍会不断更新和完善,将使更多的心衰患者获益。

编辑:董瑞涵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