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追“云”逐“数”抢新机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时间:2024-02-24查看数:0

记者 陈播 苏逸文 敖仕锦 通讯员 龙慧芳 刘磊 陈浩

江岸区提出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示范引领区,以数字领跑新经济形态,做大数字经济“成长产业”,“龙头”企业集结列队,中小企业竞相拔节,“数字江岸”正加速破茧成蝶。

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研发的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2023年9月上线,是我国首个在大型水库满蓄中深度运用的数字孪生工程。技术人员模拟丹江口库区假设发生油罐车翻车事故,系统如何发挥作用:假设油罐车在库区发生侧翻坠入水库,通过突发水污染模型,快速推演泄漏燃油在不同调度方案下的扩散轨迹和影响范围,及时发出预警并提供指导性预案。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总工程师张力表示:传统流域和水利工程安全管理通常依赖现场专家,存在分析耗时长、及时性差等问题。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我们将流域和水利工程1:1复刻在电脑中,通过模型与知识驱动、孪生模拟仿真,可远程、精准预测灾害何时发生、如何发生,预演应对措施,让科学处置“跑”在风险之前。

工程综合应用“天-空-地-内-水”智能感知技术,自主研发了各类性态仿真模块及“云境”国产数字孪生平台,首次实现大坝性态、库岸稳定、水质状况的同步跟踪与动态推演。据了解,长江流域各重要节点及库区未来都将装上这样的“智慧大脑”。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双平表示:目前,我们专注于新时期水利发展新要求,走差异化发展的路,自主研发了国产化的数字孪生平台一一“云境”,做出了“数字孪生丹江口”等全国样板性的水利数字生工程。未来,我们将持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战略思考和我国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立足江岸,倾力打造“全域动态感知,全量数字生产,信息产品研发,智慧业务应用”的数字化发展框架,助力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底座串联起我们的生活空间。一个城市的停车问题,交给一张网来解决。在潜江试点运行的“全市一个停车场”系统,将潜江市路内和路外停车场的万千泊位,都统一联网接入武汉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城市停车平台,市民一次注册,就能“全城通停”,不光如此,车位查询、线路导航、无感支付等功能都让城市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乘“数”而上,武汉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孪生智慧网联泊车管理平台”入选2023年省级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并被广泛应用到机场、物流园和智慧社区。武汉深捷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刘磊介绍道:“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引入AI车辆识别、可视化停车诱导、车流动态预测分析等大量智能化数字技术,成功实现了停车资源与需求的快速匹配、动态平衡,并提供不同地区和业态的精细化引导和服务。”

数据融合、算法创新、技术进步,技术蓝图正在变成实景,智慧城市的形象逐渐变得清晰。武汉深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强直言:“我们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政府、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园区等应用场景,不仅提高了城市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优化和创新。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时空智能技术、数字孪生及信息系统创新等方向,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先进、优质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江岸区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2023年,超过500家数字经济强企集结江岸,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

新赛道上如何跑?未来,江岸区将进一步构建以标识解析、数据服务、数据交易等为龙头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做强一批重点数字产业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筑牢数字经济关键支撑。江岸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阳表示:“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方向之一,数字技术正在推动生产要素重组,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选择。江岸区将进一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拓展集聚发展空间,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编辑:李叶紫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