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别山精神”精神 这个插画展值得看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时间:2024-12-28查看数:0

记者 孟军伟

12月28日上午,湖北美术学院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别山精神”主题插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结项汇报展开幕式在该校昙华林校区美术馆举行。

开幕式由湖北美术学院副校长曹丹主持,他代表项目执行单位湖北美术学院介绍了项目开展情况。他介绍说,项目自2024年7月8日开班,经过60天的集中培训,在随后的近4个月学员自行创作阶段,教师们又和学员进行了四次汇看、研讨和指导交流,学员们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创作任务,达到了培训项目的预期目标。展览呈现的是该项目30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精心创作的30组、共257幅插画作品。

项目负责人、湖北美术学院原副校长刘茂平表示,申报这个项目的初衷来源于对大别山英雄的敬仰。大别山跨越三省、区域特殊,自然条件艰苦,人民富于反抗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伟大理论的武装下,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值得景仰、缅怀,值得学习、研究,也值得新时代的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去纪念、表达,为之树碑立传。项目30位学员也受到了大别山革命精神的感召,他们全身心投入,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几易其稿,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项目承办单位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王灵毅表示,项目旨在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绘画人才,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过去一年项目实施过程中,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插画艺术家和教育专家,为学员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涵盖了插画创作的理论与实践、艺术表现与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了学员们的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大别山精神”,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力量。

项目合作单位大别山干部学院教授林海平表示,大别山是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大别山精神”对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阶段都曾产生深刻的影响。2023年6月,大别山干部学院作为合作单位,与湖北美术学院共同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大别山精神”主题插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并于2024年3月获批立项。大别山精神主题插画作为一种集历史记忆、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视觉艺术形式,创作出既承载历史深度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这不仅是对革命文化视觉语言的深度探索与创新表达,更是对大别山革命历史的深度诠释与生动传承,为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审美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

学员代表程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领导的支持和关心、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教学表达了感谢。他说授课的专家和学者,多纬度、全方面的讲解不仅夯实了大家的历史知识、理论基础,也从实践角度进行了经验分享、创作过程展示,极大促进了学员们艺术技能的提升。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绘画的技巧,还深刻领悟到了如何将艺术与情感、文化相结合,从而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的艺术作品。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她说“大别山”精神是中央首批批准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举办“大别山精神”主题插画艺术人才培训项目,既是传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有力之举,也是培养更多艺术创作人才的重要活动举措。参加项目的30位学员通过耕耘和创作,从题材选择、主题提炼、材料选择、语言转化、创作表达各个方面集中阐述了“大别山精神”的内涵,用画笔描绘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她说湖北美术学院有着百年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所有着浓厚红色基因的艺术院校,一代又一代老艺术家们怀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敢为天下先、百折不挠,创作了大量的红色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湖北美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她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够更好的用这次培训的成果来传播革命文化,也希望大家以本次展览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艺术作品。

另据项目负责人刘茂平介绍,用插画艺术形式集中进行红色主题创作,是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才培养的一次重要尝试。该项目培训有几个特点及创新,一是在新时代如何用绘画的方式传播推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做了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第二,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有着油画、国画、版画、水彩、动画、插画、设计等不同的艺术背景,绝大多数是首次尝试插画创作。每位艺术家带有自身画种习惯的艺术语言,反而给插画带来一些新的艺术效果,拓展了插画艺术形式的表现空间和更多可能性。第三,插画结合了影像艺术的表达特征,却显现出程式化导致的创新不足。本次培训不同画种的艺术家针对同一类题材进行创作,突破了动画型插画的固有模式,使插画具有了较强的绘画性,形成了带有原画种特点的新插画,对当代叙事性绘画做了有益的尝试。

开幕式结束后,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项目成果学术研讨会。本次展览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美术馆三楼展出,展期一直持续至2025年1月18日,广大美术爱好者及市民可前往欣赏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