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游玉婷 通讯员 李伟凡
6月18日,新洲区“对话前沿科技 共谋产业发展”校企合作交流活动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举办,30余家农文旅企业负责人及代表走进学校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长河筑梦众创空间等科研平台,沉浸式探访果酒酿造、植物组培等前沿成果以及优质创业项目,并与专家团队进行交流座谈,围绕技术攻关、人才共育等议题开展深度交流对话。
在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果酒酿造实验室内桑葚酒陈酿工艺与智能杀菌设备引发企业代表浓厚兴趣,纷纷咨询其工艺流程及相关原理;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的组培技术展示,则为农业企业提供了种苗繁育新思路,不少企业代表将实验场景联系到实际种植的田间地头,寻找育苗用于农业种植的契合性,现场交流讨论不断,思想的火花在此碰撞。
在长河筑梦众创空间,企业代表们现场观摩了农业直播带货间,直呼其“实战性强、可复制”。“问茶”创业团队更是吸引了不少新洲的茶企负责人,现场讨论制茶工艺、茶品牌打造思路。在种苗培育室,凌霄花幼苗、多肉植物新品种引发不少农业企业代表关注,并就培育方式、销售市场等细节展开深入讨论。
在创新创业博物馆与植物园,新洲企业代表一行相继参观了学校在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多种花卉植物。学校学生自主培育的幼苗在植物园内生机勃勃,品种多样,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科研培育价值。
在钱学森纪念馆,企业代表们了解了钱学森的求学、科研历程,实地参观了钱学森生前学习、工作的地方,被其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和伟大的爱国精神所打动,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导,全身心投入干事创业。
最后,新洲农文旅企业代表与学校专家团队共同走进钱学森报告厅,举行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
座谈会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产学研平台顾问周焰金以“农文旅融合”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学校在生物技术、食品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布局。袁飞荣教授则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发展措施》为题,介绍了学校的科研发展情况及发展措施,重点推介了“武生院大学科技园”和“生物医药科创中心”两大重点工程。
自由交流环节,30余家企业代表与学院负责人展开“一对一”洽谈,企业代表争先发言,将活动推向高潮。血桃种植企业负责人余保洲提出“雨季桃果腐烂”难题,专家团队结合新洲气候特点,给出了“生物制剂 + 避雨栽培”的解决方案;茶叶企业负责人李美秀指出亟需专业人才与中草药种苗技术支持,学校就种植技术、后续人才培养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初步达成了走访调研的意向;汪集汤业协会则与学校就食品制造达成合作意向……随着交流的深入,一个个合作项目初步达成,涵盖生物发酵、智慧农业、文旅营销等领域。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新洲区委人才办、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办,旨在搭建起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桥梁,为新洲区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新洲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校企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新洲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人才政策,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