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在汉成立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时间:2020-12-18查看数:0

武汉新闻综合广播记者卫未 樊胄峰 通讯员杨岑、刘瑜报道:

12月17日下午,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揭牌成立。作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帕金森病诊疗基地之一,该中心涵盖帕金森病诊疗及后期康复和心理辅导各个环节,集结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精神卫生中心、麻醉科、PET中心、影像科、康复科等7大学科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将实现对帕金森病的系统诊疗与全程管理,为患者的抗“帕”持久战保驾护航。

揭牌仪式上,多位曾经保守病痛折磨的“帕友”和家属上台分享救治经过。患“帕”五年后,通过植入脑起搏器而重获新生的七旬老人吴奶奶,动作麻利,与施术医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I科刘宝辉副教授谈笑风生,畅谈治疗后特别是手术治疗后的感受和体会。未接受手术前,她整天依靠轮椅,已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感觉自己“是家里的包袱”。而吴奶奶在古稀之年成功“逆袭”,也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以尖端医技造福百余例帕金森患者的缩影。

“不死的癌症”困扰300万国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I科主任张兆辉教授介绍,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被称为“沉默杀手”或“不死的癌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开始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平常所见的手抖、手部呈现搓丸式动作等;肌肉僵直,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运动迟缓,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比以前迟缓或无法顺利完成;字越写越小,“面具脸”,到后来慢慢发展为无法行动、不能自理,最终只能坐在轮椅上或卧床度日。

全球约有超过10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约有300万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7%,每年新增病例10万人,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将达到全球患病数的一半,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帕金森病目前病尚无根治方法,在全过程中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患者早期出现的颤抖、走路不稳、上肢无力等症状,往往被忽略或误诊,导致目前帕金森病在中国就诊不及时、延误诊断率高、治疗率低。专家呼吁,应对帕金森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中老年人出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嗅觉功能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接受专业医生诊疗。

多学科模式破解“难确诊”“治疗难”

61岁的张爹爹,3年时就出现头脑发昏、动作迟缓、迈不开步子的症状,检查发现颈内动脉闭塞。手术后,症状依然没有改善。直到最近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时,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家属很疑惑,“不抖”也会是帕金森病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II科董惠敏副教授介绍,部分帕金森病人早期的时候症状特别隐形,症状没有特异性,有的患者可能就是表现为乏力、睡眠不好、情绪不好,有些病人就是胃肠道的表现,轻微的动作迟缓,很容易误诊为其他老年病。同时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中国3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中接受规范诊断和治疗的不足四成。

没有客观指标、个体症状差异大,这都给帕金森病确诊增加了难度;确诊以后,患者在不同时期,是吃药、做手术、做康复或是需要心理干预,也需要医生因人而异来判断。针对这一现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建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中心”,7个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破解“难确诊”“治疗难”,同时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药物“蜜月期”后手术是首选

在帕金森早期,神经内科医生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但随着4至5年的药物“蜜月期”结束,即使加大药量也无法达到更好疗效。随着医学进步,多学科合作通过外科手术行脑深部电刺激(DBS),成为帕金森患者药物“蜜月期”结束后首选的成熟治疗方式。

刘宝辉副教授介绍,DBS具有微创、可调和可逆的优势,植入脑起搏器后,通过埋植于胸前的脉冲发生器向植入在大脑特定靶点的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可以有效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消除因帕金森病导致的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等运动失能症状。绝大部分患者接受脑起搏器治疗后,运动症状得到全面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高。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攻克帕金森这一顽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中心主任、该院神经外科主任陈谦学教授表示,逾百项的术前测评、100多道手术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脑神经核团组织内精准植入刺激电极、从上万种组合方案中挑选最佳的术后程控模式,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帕金森病MDT团队对待每一位适合植入脑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必经流程。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在省内率先打造的帕金森多MDT模式,实现从前期药物治疗,中后期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制订、术后程控、药物调整、康复锻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系统治疗与全程管理,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合力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