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回顾】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工作会

来源:掌上武汉时间:2016-05-17查看数:0

武汉有80所高校,其中37所位于洪山区。建设“大学之城”是洪山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战略。经过几年的推动,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初现成效,珞珈创意体验城、创意天地、融科智谷、洪山文体中心、狮子山绿道已然生机勃勃,今日,掌上武汉与您共同关注“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工作会”,敬请关注。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洪山精彩内容【每日洪山

洪山区推进大学之城建设座谈会到此圆满结束。

会议最后,主持人总结到,在今后工作中,洪山区委区政府、各高校及相关单位将用务实精神、钉钉子的态度,全力以赴把洪山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学之城和武汉创新驱动的核心动力区。

 17:25分 洪山区委书记黎东辉讲话

 黎书记对各高校各单位相关领导的到来与支持表达了感谢。他表示,上午参观的几个点都能看出区校合作的方向。如武大珞珈创意产业园体现了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文体中心可以看到文化服务方面的合作,狮子山绿道是基础设施及生态资源方面的区校共享。

黎书记希望,高校与政府紧密合作,共同发展,希望各高校对项目清单多提意见与建议。区委区政府会结合今天高校提出的各种建议,继续深入切实研究项目清单,扎实推进大学之城建设。


 17:01分 武汉市规划院刘奇志发言 。

他说,武汉是全世界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如何在数量优势上重视提升质量,最根本的是高校要做好自己的校园规划,而不是针对零散的项目做规划,校城之间要很好的融合,应在校城联合的基础上考虑规划。

刘英姿市长主张大学应该开门办学,我们所期待的大学之城是城市与大学真正融合,无缝对接的大学之城。 

武汉市政府副市长刘英姿讲到,每一所大学都是金矿,每所不一样,要充分发挥各高校优势与特色。洪山大学之城的规划要成为”多规合一”的试点,要做好”区域规划”。刘英姿市长肯定了洪山区”大学之城”的规划清单,她指出,大学之城的规划一定要纳入武汉市总体规划,要对接大学”十三五”规划,对接具体项目的规划。

16:45分  市、区领导讲话。 

中南民大发言人谈了几点思考1.建设”大学之城”不能炒概念,应要树立标杆。2.要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建立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大学之城。3.重视文化的力量,打造文化品牌。

华中农业大学发言人说到希望大学之城的规划能够与华中农大的规划相结合。华中农大表态说会积极响应、积极参与、认真谋划、加大投入,在建设大学之城中多做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言人建议除”人”的因素外,应该在建设中重视大学特色与大学元素,把大学之城相关工作与高校的十三五规划对接磨合。 

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强调洪山区的大学之城的建设应不同于其他城市城区的旧城改造、产业升级等工作, 一定要考虑”人”的因素,关照各高校的诉求。 

在参会校领导交流发言时间,武汉理工大学发言人提出了几点建议:1.合作理念提升。高校必须重视自身服务社会与服务经济的功能定位,把促进地方发展作为高校的发展理念。 2.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3.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4.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建立更多科技孵化平台。

区高校办介绍区校合作项目2016年度工作清单编制情况。区高校办发言人强调,发展大学,发展高校,也就是在发展洪山。

据悉,作为洪山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的战略,《中国武汉·洪山”大学之城”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根据规划洪山区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学之城,国内知名的创新之城。为此,洪山区与辖区内高校之间反复磋商,制定了《区校”十三五”全面战略合作项目清单责任分解方案》,合作项目涉及辖区内14所高校,产学研、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三大类共97个具体项目。

2016年区校合作的重点是聚焦”创新创业”和城市整体功能提升,确定了武大珞珈创意产业园(二期),华科大创新创业基地,华师大学生创业中心(文化街建设项目),武大附属黄家湖医院等97个项目,预计年内可以初见成效。

 围绕如何实施”大学之城”,武汉市规划院专家提出了3个步骤:1.片区推动,确定建设时序;2.项目策划与城市设计,明确项目库及建设内容;3.建立平台,服务与招商。

发言中,专家提出了营造”大学之城”核心区四大理念:

一是三生互促;

二是四链融合;

三是五区联动;

四是六气相生;

营造“大学之城”,加强区校合作,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

武汉市规划院专家通报大学之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

14:30 洪山区推进大学之城建设座谈会正式开始。

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现场会上午安排结束,下午2:30将召开座谈会,就大学之城的总体规划、区校合作工作清单(首创)和高校领导进行交流,敬请期待。

黎书记说,狮子山绿道打破了城区与高校的分界,让市民有望沿着一条绿道,一路通达,欣赏到高校的美景,是一条游山看湖的健康生态之道。

狮子山绿道只是区校联手共建城市绿道的开始,未来,洪山区辖区内11所高校内绿道及6条临湖绿道将“串珠成链”。

洪山推进大学之城建设现场会的第五站——狮子山绿道。

狮子山绿道位于华中农业大学校内,依托狮子山、南湖和华中农业大学的自然资源优势,由洪山区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共用,采取区校合作模式,在武汉尚属首次。绿道规划长度10.37公里,主体由校园入山步道、环形登山步道、中段涵洞三部分组成。建成后,可服务周边50万居民和师生。

随后相关领导在融科智谷的华中地区首家3D裸眼影院观看了融科智谷3d影片。影片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让我们领略到智慧产业的无限前景。

黎东辉书记及相关领导听取融科智谷规划及重点项目介绍。

融科智谷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除了提供人才公寓、餐饮中心、商业街、运动公园等基础硬件配套外,还围绕园区企业服务提供O2O的6+服务平台。

洪山区委书记黎东辉听取融科智谷相关介绍,考察相关项目。

融科智谷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东邻全国最大城中湖-汤逊湖,北靠12万地公园,形成“前湖后园”的独特布局。项目按生态、智慧的理念规划,并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认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体现地方丰富人文内涵的地标性产业园,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智慧企业公园的高峰之作和洪山区绚丽的城市名片。

融科智谷是华中首个互联网+创新产业园,重点引入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现代通信、软件研发、电子信息以及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行业,将打造成为华中地区唯 一的智慧产业基地,也是离武汉城市中心最近的智慧产业基地,与周边联想、百度、阿里巴巴、腾 讯、通用集团四巨头形成智慧产业互动,引 领华中智慧产业未来发展。

洪山推进大学之城建设现场会的第四站——融科智谷

生活需要更多面对面的交流与分享,OVU创客星公寓不是传统逼仄的住宅,亦不是单调的睡城。它以完善的生活配套和服务平台,让志同道合的年轻精英在此汇聚,互相激荡梦想。

在现场,我们看到的创意天地充满了文化与艺术的氛围,处处透露出雅致与创意。

武汉创意天地分为文化、商业、商务三大部分,集合了原创艺术、特色餐饮、娱乐休闲和商务办公,将打造成武汉未来的文创聚集高地。据统计,武汉创意天地周边聚集高等院校20余所,在校师生约60万人。满足了武汉创意天地发展原创艺术文化产业中对各个行业、特别是IT类企业高素质人才的持续化需求。

OVU创客星定位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采取“空间+创投+资源+服务”模式。由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打造,并得到了政府及合作单位大力支持。凭借普及全国的庞大主题园区网络,OVU创客星秉承“为创业者连接一切资源”的宗旨,致力于打造跨区域,综合性的超级孵化器。

洪山推进大学之城建设现场会的第三站——武汉创意天地OVU创客星

该中心作为武汉理工大学体育中心,服务该校师生。平时,大部分设施将向普通市民免费开放,武汉南湖地区50万居民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项目包括1个建筑面积23454㎡、2万座位的体育场;1座建筑面积19018㎡、5千座位的体育馆以及1座建筑面积12080㎡、1千座位的恒温游泳馆。其中,主体育场规模与新华路体育场相当,游泳馆将是武汉地区规模最大的。另外,洪山区政府单独筹资建设其附属设施——洪山区文体大厦。

洪山推进大学之城建设现场会的第二站——洪山区文体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体育中心)

洪山区文体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体育中心),位于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新校区内,是由武汉理工大学提供200余亩建设用地,市、区政府出资2﹒5亿元进行的合建共管的项目。

珞珈创意园园区入驻行业汇集了武汉大学的众多优势学科,涉及武汉大学测绘遥感、水利水电、生命科学、国学、新闻学及艺术学系等,武汉大学的学生创业团队占比80%,据不完全统计,在孵企业拥有各类自主知识产权共46件。

珞珈创意园为这些年轻又极富活力的企业和人才提供了发展的沃土,成为年轻人创意和激情迸发地。在现场,2位优秀大学生创业先锋讲述了自己的创业项目。

洪山推进大学之城建设现场会的第一站来到了珞珈创意体验城。

珞珈创意园项目的初衷是打造一个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及创意展区,创意城对大学生创业团队(企业)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包括对首次入驻团队提供办公用房及相关办公设备免费使用一年;对两到四年孵化期的创业企业,实行减免房租50%,并提供创业导师、创业培训、资产评估、科技项目申报等20多项创业服务。

该项目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定位于各种新业态、新生活办公方式的展示中心和体验中心,是新科技新创意的孵化器,提供生活各方面的创意产品。